
公民及社會發展科/通識教育科
科目目標
-
通過探討個人以至世界的議題,擴闊學生視野,提升同學對個體生活之關注、並連繫社會與世界,培養學生的公民及國民意識。
培養學生共通能力,使之能衝破學科、地理及資訊界限,活用各科的學習成果及生活經驗所得,疏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,養成完整的思維能力。
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及解難能力,成就學生獨立的個人價值觀,使之能明辨是非,並以之作為其行事及觀照世界的準則。
科任老師
科主任
- 郭潤山老師 (T-22)
副科主任
- 譚念慈老師 (T-41)
組員
- 楊穎璋老師 (T-32)
- 李歡歡老師 (T-58)
- 朱恆子老師 (T-86)
課程大綱
級別 | 上學期 | 下學期 |
中一 |
羣性發展 (自尊) 羣性發展 (朋輩相處) |
羣性發展 (家庭生活) 羣性發展 (兩性關係) |
善用城市空間 (土地利用) 善用城市空間 (城市問題) |
糧食問題 (農業系統) 糧食問題 (中國農業系統) |
|
中二 |
我和我的香港政府 (基本法教育) 維護社會核心價值 (基本法教育) 傳媒與我們的生活 (基本法教育) 專題研習 (資料蒐集及綜合分析) |
明智地運用城市空間 (可持續發展) 地圖閱讀 |
中三 |
香港公共財政和不同的社會面貌 (香港勞工市場) 香港公共財政和不同的社會面貌 (資源分配、經濟表現) 香港公共財政和不同的社會面貌 (貧富情況) 中國經濟和社會民生面貌(經濟概況、政府角色) 中國經濟和社會民生面貌(經濟發展的成就與挑戰) 中國經濟和社會民生面貌(創科發展的成就與挑戰) |
中國經濟和社會民生面貌 (中國傳統習俗) 世界地理知識 全球化下的經濟發展(跨國貿易) 全球化下的經濟發展(全球城市) 與自然災害共處 (熱帶氣旋、山泥傾瀉、地震) |
級別 | 上學期 | 下學期 |
中四 |
「一國兩制」 下的香港(「一國兩制」的內涵和實踐) 「一國兩制」 下的香港(國家情況與國民身份認同) |
「一國兩制」 下的香港(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) 改革開放以來 的國家 (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) |
中五 |
今日香港 (社會政治參與) 今日香港(政治制度與法治概念) |
今日香港(身份認同) 現代中國(改革開放) 現代中國(中華文化) |
中六 |
能源科技與環境(能源危機及能源科技) 能源科技與環境(可持續發展) 全球化(經濟全球化) 全球化(文化全球化) 全球化(回應全球化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