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語文

科目目標

 

各級

本校以「知識為基,能力為本」,致力通過有系統的課程安排,教授各項中國語文知識,有助學生提升其讀寫聽說能力、思維能力、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;並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、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。同時,培養品德,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,體認中華文化,培養對國家、民族的感情。

 

教學策略上採用以學生為本方式,並在課堂上引入「生活化」的元素,再配合「多元化」及「學生參與度高」的課堂活動,讓學生投入學習,更易掌握所學。為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,教師因應學生的能力調適課程、學習活動和課業,以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。此外,為照顧中文科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需要,增設中文導修班,以提升學生之學習動機及能力;對於能力較佳的學生,則增設中文尖子班,強化其優點,使其持續進步。

 

舉辦不同的活動,例如徵文比賽、講座丶元宵猜燈謎及中華文化周等,讓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去建構語文知識和能力,並認識中華文化。教師不定期在校內及課室展示學生的作品,藉以表揚學生的優秀表現,加強整體學習氣氛。培養學生閱讀習慣,透過晨讀課、閱讀課及閱讀獎勵計劃等措施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,學生從閱讀中學習,並「以讀帶寫」,提升語文能力。

 

低年級

鞏固學生語文基礎,並協助學生適應TSA中文科之考試模式,進而加強他們的應試技巧。

 

高年級

深化學生的學習基礎,並協助學生適應文憑試中文科之考試模式,進而加強他們的應試技巧。

 

課程大綱

本校初中中國語文科課程內容根據教統局頒佈之「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(中一至中三)」 編定,而高中中國語文科課程內容則根據「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(中四至中六) 」及香港考試局「香港中學文憑科目評核大綱──中國語文」編定,為學生進行讀、寫、聽、說及思維的教學及訓練,再按學生的進度及需要增潤、調整教學內容。

 

科任老師

 

科主任

鄧淑賢老師 (T-38)

 

副科主任

文麗嬋老師 (T-54)

 

組員

梁淑萍老師 (T-4)

郭煒筠老師 (T-6)

陳聖方老師 (T-11)

虞文秀老師 (T-25)

呂任宏老師 (T-26)

鄭鈺倩老師 (T-36)

莊美思老師 (T-37)

李詠儀老師 (T-43)

彭潔玲老師 (T-47)

戴雅菁老師 (T-52)

李凱婷老師 (T-59)

劉海宜老師 (T-63)

卓澤鴻老師 (T-83)

 

   

 

課程大綱

 

本校初中中國語文科課程內容根據教統局頒佈之「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(中一至中三)」 編定,以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課本《初中互動中國語文》的單元設計及其所提供的教學資源為基礎,為學生進行讀、寫、聽、說及思維的教學及訓練,再按學生的進度及需要增潤、調整教學內容

 

本校高中中國語文科課程內容根據「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(中四至中六) 」及香港考試局「香港中學文憑科目評核大綱──中國語文」編定;以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課本《高中互動中國語文》的單元設計及其所提供的教學資源為基礎,為學生進行讀、寫、聽、說及思維的教學及訓練,再按學生的進度及需要增潤、調整教學內容。

 

本科特別鼓勵學生多參與校內校外的有關活動,如徵文、投稿、朗誦等,讓同學才能得以發揮。

※中五及中六另加2個選修單元:「新聞與報導」和「文化專題探討」。

 

學科活動